——“东莞扫黄风波”的思考之三 这几天,东莞扫黄赢得群众称道,却也在少数媒体那里遭遇了无厘头的舆论反弹。这让不少读者很是不解:黄赌毒从来都是挑战文明底线的社会毒瘤,为何有的媒体却似乎对它充满同情,反而对扫黄打非极尽调侃揶揄之能事? 东莞扫黄,无论是以国家法律衡量,还是同公序良俗对表,是非曲直、美丑善恶都彰然若显。不管出于怎样的动机,对它的曲解和过度消费,从主观上讲都是善恶不辨、是非不分,从客观上看则是唐突底线、消解共识。无视扫黄打非的社会意义,在“娱乐至死”中制造舆论狂欢,不仅造成莫须有的价值混乱,更让一些媒体自身陷入公信力危机。 尽管相关报道在细节和手法上尚有可商榷之处,但履行媒体曝光色情、监督治理的职责,这一点无可厚非。事实上,面对网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,面对有些网民剑走偏锋的情绪,媒体更应反思:是不顾社会后果、漠视公共利益、一味迎合偏激情绪,还是在鱼龙混杂中去伪存真、在众声喧哗中激浊扬清?在价值多元的社会转型期,媒体将何以自处,才能肩负社会责任、不负公众期待? 越是在海量信息、多元声音混杂的环境中,公众对主流价值和权威声音的倚赖和从属感越强。研究显示,70%的人会利用传统媒体验证网络信息的准确性。正因如此,现代国家都承认,大众传媒是维持社会认同最重要的载体,对舆论走向负有最重要的责任。身处社会转型期,面对观点百舸争流、表达千帆竞发,媒体更应在多元中立主导、在多样中谋共识,做法律底线的守护者、主流价值的弘扬者、社会共识的缔结者,传播事实真相,而不是夸张炒作;彰显主流价值,而不是割裂社会共识;引导社会舆论,而不是迎合偏激情绪。如果一味充当网络搅拌器,放大错误判断、传播糊涂逻辑,无疑是对其社会职责的背弃。具体到东莞扫黄,过度娱乐化、一味偏激化,模糊了对色情行业的基本判断,更遑论树立文明共识?一路狂欢的尽头,是媒体责任与社会心态的共同沉沦。 即便是标榜“新闻无禁区”的西方国家,也同样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:“一个愤世嫉俗、唯利是图、蛊惑民心的媒体,最终会制造出像他一样卑劣的民众。”试想,为了“眼球效应”,就不惜迎合偏激情绪,奉行“娱乐至死”,在这样的行为方式下,对话让位于对立、理性匍匐于情绪、建构屈从于解构,媒体如何能够守护文明底线、传递社会正能量?尤其在网络时代,媒体一言不慎,就可能启动舆论的“核按钮”,怎能不珍视自身的话语权和责任感? 有人这样描述媒体的社会责任:“当社会哭时,不让大家哭得更伤心;当社会笑时,不让大家笑得太狂妄”。换句话说,媒体是社会舆论的稳定器,也是社会心态的导航仪。东莞扫黄的舆论风潮,同样是一个共同反思的契机——媒体牢记职责、敬畏真理,公共舆论才会少一些噪音杂音,社会心态就会多一些理性平和。 |
相关阅读:
- [ 02-21]绍兴启动扫黄 2个多月已打掉69个团伙
- [ 02-21]失足女被拐入行现象严重 多对性交易感到耻辱
- [ 02-21]透视全国多地"扫黄"风暴
- [ 02-21]东莞涉黄女辗转异地重操旧业 到广西县城卖淫被抓
- [ 02-20]透视全国扫黄风暴:刮骨疗毒能否防止黄灰复燃?
- [ 02-20]四川省部署"扫黄打非" 将整治网上重灾区
- [ 02-20]学者驳“色情无罪”:中国决不能容许卖淫合法化
- [ 02-20]北京掀扫黄风暴 查处涉黄场所600余家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