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变“三代无大学生”现象需教育公平
www.fjnet.cn?2011-11-04 16:57? 毛建国?来源: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
日前,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,纷纷推出对农村学生倾斜的自主招生政策。其中人大推出的“圆梦计划”提出,人大每年拟选定50所县及县以下中学,入选计划的学生,原则上要求是平时成绩排名在所在中学的前10%、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。 人大“三代无大学生”的要求引发了舆论热议。有人叫好,认为这是对困难群体的有力支持,有限的资源就应当尽量投给社会困难群体;有人反对,认为这样设限是对其他农村孩子的不公,是以一个公平制造另一个不公平;还有人认为,这样的要求很含糊,实践中不好操作,比如“三代”算直系还是旁系?家里有民办高校或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算不算?怎样防止造假?等等。 笔者以为,包括人大在内的一批重点高校推出的这类政策,虽然可能存在设计不够周密、可操作性有待验证等问题,但鲜明体现了对当前城乡教育严重失衡的纠正,这样的导向值得各重点高校大力提倡,更值得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深思。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,而教育公平的关键在机会公平。成功的道路千万条,但不必讳言,上大学尤其是名校仍是当前青年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。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,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;清华2010级学生中农村生源仅占总人数的17%,而当年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%,名校几乎成为城里学生的后花园。这种情况导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,阶层进一步固化,社会不公进一步加剧。弱势群体通过自身合法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小,必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。因此,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公平,缩小城乡享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的差距,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大事。 促进教育公平牵涉到方方面面,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。囿于种种因素的制约,如果主要依靠学校努力,来改变当前对农村学生不利的教育资源配置现状,恐难收到良效。2010年,北大文理科每万名考生录取指标在北京高达45.4人,为全国平均值1.55人的30倍。假定其他省份录取人数基本不变,那么,北京考生进北大的机会是机会最低的广东考生的93倍,分别是高考大省河南、山东考生的55和50倍。这种现状在全国各重点高校持续多年,总不见有根本的改进。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,就在于在这种利益分配格局下,有关方面难有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动力。 促进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。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,但主要责任在政府。因此,合理配置教育资源,加快缩小教育差距,需要国家层面上的系统的制度安排。 国家有关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,向农村地区、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配置教育资源,加大对那里的教育投入。比如,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,让农村孩子能够和城镇孩子得到一样高质量的学校教育。再如,出台政策要求重点高校缩小在发达地区的招生规模,把招生指标更多地投放给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。还可以考虑在农村率先实行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义务教育,巩固农村高中的入学率,向大学输送更多合格的农村学生,等等。(福建日报) |
- 心情版
-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
- 查看心情排行>>
- [ 11-03]“三代以内无大学生”纯属画蛇添足
- [ 10-31]“三代无大学生”争议背后的真问题
- [ 10-26]大学生退学重点不在数量而在成因
- [ 10-20]50万大学生退学对高校是鞭策
- [ 09-22]女大学生发"包养帖"值得深思
- [ 08-26]大学生攀比风应急刹!
- [ 08-25]“留法女大学生都是潘金莲”是“疯”话
- [ 08-16]大运会是“大学生”的盛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