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阳曹操墓真伪,一个纠结而绵长的故事,日前终在苏州举办的“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”上有所眉目。23名专家达成共识:安阳“曹操墓”在发现和发掘过程中,存在人为策划、蓄意造假的行为。(8月23日《扬子晚报》)
真相如此扑朔,人心随之惶惑。“曹操”那幌子的一竖,曾掀起掘墓挖坟的空前热潮,也给安阳赚得个盆满钵满,却不料又是个圆润的“周老虎”。那些信誓旦旦和言之凿凿,拍胸脯和发毒誓,欺世盗名也好,学术造假也罢,走的都是老套路。令人感怀的是,屡屡过关的“造假模式”,却迟迟找不到那一把“奥卡姆剃刀”的光影。
周正龙的假照片,一鉴定就是一年;安阳的曹操墓,一甄别又是8个月。长路漫漫,却遥遥无期,学者大喊造假,公众大呼受骗,都丝毫不能延迟安阳“赚钱”目标的抵达。从一开始的策划,这就是一笔保赚无赔的买卖,你只须熟知一年半载的“鉴定效率”,自我炒作必然不见穷途。造假被识破时,政绩和金钱已入囊中,然后,人走茶凉,不了了之。
“假”——这个时代的鬼魅无处不在。假药、假酒、假球乃至于假学历、假养生、假坟墓,假的包罗万象,假的开人眼界。但仔细掂量一下,造假成本既低、风险又小,搞不好再弄个名利双收,于是集体乐意为之,同等心理对于个体也极度适用。安阳曹操墓,便是疯狂逐利下迷失的棋子,它负责自我炒作,而“打假效率”负责为其提供炒作时期。
其实,造假的痛感在于立竿见影的打假。有一假打一假,毕竟还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,然而不怯于造假,就形成了一种可怕风气。琐碎小事可以诉诸于一年一度的315,颇有声势的造假行为,却每每纠葛了太多的人情掺杂、利益糅合,调查方以一个“工作太复杂、科学要严谨”的理由拖下去,真相就此迷离。往往是对热点事件被动回应的打假模式,如此不计效率的“回肠荡气”下去,其威慑和警戒之效,微乎其微。
然而却有几个例外,譬如唐骏、张悟本、张一等造假之流,媒体一阵箭雨,随即中矢倒地——造假者,始终经不起真相的质疑。然而在需要有专业知识和高端科技来“释疑”的语境下,组成相应的专家团体也是无可厚非。只是,这些专家组,看起来几门几派的针锋相对,却远远不能有如此效率。
安阳曹操墓之假,便是如此。任何千变万化的理由,在真相前都只是诡辩的幻影。只是这种动辄长达一年的打假效率,不管是何等锦绣的华丽篇章,最后只能造成普遍不信任和造假肆虐,《挟尸要价》的争议亦是一笔。曹操墓之假,同样控诉了真相在打假效率前的无力。
- 2010-08-24有多少迷茫看客就有多少曹操墓
- 2010-08-23曹操墓是不是周老虎
- 2010-08-17曹操墓:保护“图穷”利益“匕见”
- 2010-06-18发掘“曹操墓” 请先弄清楚再直播
- 2010-06-16曹操墓究竟让谁“小康”?
- 2010-06-10直播挖掘曹操墓:你狠心挖我却不忍心围观
- 2010-01-21挖掘曹操墓打开潘多拉魔盒
- 2010-01-20从曹操墓争议看学术公信力
|